浮雕與建筑的關系
雕塑藝術是人類追求具有更高的功利性的形體美和更純粹的形體語言的結果,它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它力圖表達更廣大、更深刻的社會文化內容,在審美創造上更注重自由和奔放的精神力量。
浮雕是利用建筑空間及其室內外環境在柱體以及室外墻壁上進行雕刻或通過其他工藝手段制作的兼具雕塑與繪畫特質的藝術作品形式。而建筑藝術則具有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雙重因素——物質性與精神性,它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與集中體現。
建筑處于實用主義的美與藝術美之間的中介狀態因此建筑美兼跨了生活美與藝術美兩種形態。浮雕壁畫以鮮明的藝術形象提升了建筑在環境中的文化氛圍它既要有獨立的個性展示,又要歸附于建筑環境中,讓建筑與壁畫相得益彰,從協調建筑環境的角度來裝飾城市空間。
浮雕與建筑的用途
浮雕因其用途不同,放置地點不同,在表現方法和藝術處理手段上也是多種多樣的。當其附屬于建筑,被設計成為建筑整體的一部分時,其主要內容、藝術處理手段都要服從建筑的風格與內涵。
從古到今,建筑與雕塑都是相互啟發的。規模浩大的建筑,對于大型雕塑及雕塑的建筑式語言的發展,無疑有極大的促進鼓舞作用。反過來說,當代的建筑也不再只從實用功能和內部構造的角度來使用那些有形的實體,而不得不注意周圍不同建筑形體的構成部分相結合時可能產生的種種關系和那些關系在人們視覺心理上造成的不同感受。
在實際生活中,雕塑也經常要和建筑相配合,許多時候還要同建筑結為一體,成為既是建筑的有機構成部分,又是可以單獨觀賞的藝術品。偉大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就是建筑與雕塑的完美結合,沒有建筑的主體雕塑則不會有偉大、莊重、嚴肅之感,缺少了雕塑客體的充實則會顯得空淡無味不能體現紀念碑的實際意義。建筑與雕塑的完美結合才使得這“英雄的紀念碑”既是建筑本身又是具有雕塑藝術魅力的藝術品。
與浮雕的發展一樣,建筑的發展變化也體現了一定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人們的社會思想意識以及不同時代的民族文化特征。建筑是人們的勞動產品,它既要滿足人們社會生活的需要,又要滿足人們一定的審美要求。建筑形象通常反映了社會和時代的特點,表現了建筑物一定的內涵。例如,希臘神廟、印度寺廟、中國古代宮殿等,都有它不同的建筑形象、環境特征和空間特征。在構成建筑形態的美學形式中,浮雕和建筑是一組完美結合的統一體,是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所造就的空間雖給浮雕設計從體量上限定了框架,但是也從總體的布局與藝術氛圍的營造方面給浮雕增添了更大的空間。
建筑雕塑定義
建筑雕塑或表現在建筑的構件上,成為直接構成建筑物的材料;或為獨立的雕塑體積,設置于建筑周圍與之構成一定的統一關系,世界歷史上的建筑雕塑多為前者。建筑雕塑的題材形式與民族的信仰、習俗和傳統密切相關,各民族的宇宙意識、生死觀念、宗教信仰和習慣性的審美方式在建筑雕塑上也均有反映。建筑雕塑對建筑發揮了很好的裝飾作用,但裝飾性只是其功能的一個部分,雕塑的題材往往還起著寓意的作用,此點在中國古代建筑雕塑中表現得尤為明確,例如常見于皇宮建筑和一些公共設施上的龍的形象,都有著特定的象征意義。民居和橋梁等建筑上的動物和花卉圖像,亦有著一定的象征性,它們多被賦予了吉祥的含義。還有些情節故事場景則直接表現了忠孝仁義的說教內容,這些內容題材也是我們研究當時當地的藝術風格變遷與人文傳統嬗變的重要史料。
建筑的形體語言更多地偏于抽象和幾何化,它的造型具有理念邏輯的獨立完整性而無須依附或模圖仿自然或是社會生活中的現象。建筑把模仿、肖似或再現自然及社會中那些客觀存在的形象的表現方式留給雕塑。也就是說雕塑在細致、逼真地描繪客觀對象的形體方面享有超出建筑的廣闊自由性能動性,從而在形體語言上表現出較多的自然具象成分和生動化的特色。浮雕是建筑的裝飾,它起到美化建筑空間和環境的作用,具有畫龍點睛的效果。浮雕依附于建筑彼此又為相互制約的關系??v觀歷史上成功和失敗的浮雕實例,只有其內容和形式與建筑的功能、材料、色彩、風格、環境相適應,才能使其自身和建筑達到和諧統一繁多的建筑裝飾浮雕作品,我們會發現裝飾浮雕的審美性概念性、原則性已發生了潛在的變化,并且在當今的社會生活中更充分地表達了它的設計性特點。
浮雕依附于建筑、裝扮著世界,其使用范圍表現手法、應用材料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越來越多樣化,越來越廣泛。好的裝飾浮雕作品能與建筑珠連璧合、相得益彰,正如黑格爾所言:“浮雕有時比圓雕更能打動人,因為它的一部是隱去的,讓人去想象,給人一種神秘感”。
現代裝飾浮雕是什么
現代裝飾浮雕作為一種實用藝術具有廣泛的應用性,其題材大都來源于生活又廣泛應用于生活20世紀是浮雕藝術獨立形成并大力發展的起始時期,在此之前的裝飾浮雕基本是附屬于建筑的,這無疑是對浮雕的形式和內容的一種無形的限制。作為附屬物,浮雕的內容必須適應于建筑的功能和用途,幫助建筑主體營造相應的藝術氛圍,這是以往裝飾浮雕的主要功能。浮雕服務于建筑,并成為其內部和外形中的點睛部分。
無論浮雕與建筑在過去的建筑藝術中留下了多么輝煌的遺產,在現代,為了能使浮雕與建筑在更新、更廣的領域發展前進,雕塑家與建筑師仍然需要攜手合作,重新在共同占有的空間和領域里攜手共進,以期創造出更好的新作品。
現代建筑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還在不斷演進中,對于具有標志性的現代建筑,如歌劇院、圖書館、博物館等具有特殊功能的建筑,應充分發揮裝飾浮雕的公共藝術作用。裝飾浮雕是在與建筑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的前提下實現自身價值的,若裝飾浮雕過于突?;蛘邆€性太強,往往會破壞建筑的整體性,進而對整個外部空間環境產生負面影響。不論是建筑師還是雕塑家對于建筑外立面的浮雕設計均須持慎重的態度,略有不當則將影響整體外部空間環境并破壞現代建筑單純的審美個性。浮雕的形式語言應單純,同時具有相應的標識性作用,盡可能地與現代建筑語言單純鮮明的特性相適應。
時至工業發展的今天,物質材料的豐富,技術條件的先進,使得空間的創造也因此有了充分的自由度。和建筑一樣,人們所得的浮雕概念應該來自于建筑物本身所特有的人文環境形態,而不在于它的平面特點及立面裝飾。環境藝術與架上繪畫藝術有很大的差異,后者是個體的主觀的審美動機,而前者是當和大眾的審美意識相合拍時,才有廣泛的審美群體這就是環境藝術的大眾性。
抽象浮雕與建筑
抽象的浮雕語言難與大眾的審美思維相契合,民眾一般不太習慣欣賞過于強烈的藝術語言,因此作為城市景觀的覺創造必須做到主題清晰明了,同時兼具裝飾性的審美趣味。它畢竟不是公園中的藝術小品,可以抽象得讓觀眾駐步凝思,如果這樣,浮雕就失去了它的功能性意義,因此城市景觀中浮雕的創作與表現形式應該具有地域特色,才能與環境形成和諧的文化同一性,才能被居民接納與認可。這樣既可以起到一目了然的文化藝術標識性作用,又能承上啟下根植于特定的文化土壤中生根發芽,引起欣賞者的共鳴與贊同。
在浮雕壁畫的材料選用問題上,材料與表現語言在制作工藝上都對造型的塑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浮雕的表現語言要和建筑風格統一協調。
博仟雕塑廠是專業且經驗豐富生產浮雕廠家,從設計、泥塑、翻制、安裝等整個浮雕制作環節完全自主可控,嚴格的品控制度,締造完美品質。
北京6000平米綜合型雕塑廠,專業的雕塑加工團隊,全新鑄造工藝結合藝術家細節展現。央美團隊的浮雕設計,擁有眾多廣受好評的銅浮雕廠家案例,玻璃鋼浮雕廠家案例等。